特工网 全天24小时实时监测网络信息 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环节上按领域进行划分
中国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公共服务;监管服务) 互联网药品可信交易(公共服务;监管服务) 旅游电子商务可信交易(公共服务;监管服务)
大宗物品可信交易服务(公共服务;监管服务) 北京可信交易服务平台(公共服务;监管服务) 众信可信交易保障网(公共服务;监管服务)
昨天上午,针对“3·15”晚会曝光的网络订餐平台商户资质、卫生等乱象问题,市食药监局约谈了“饿了么”北京区、百度外卖、到家美食会、美团、小组饭等10家网络订餐平台。 市食药监局表示,北京地区各个网订平台要深刻自查,在三周内按要求整改完毕。三周后,如果平台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市食药监局将严厉处罚。同时,市食药监局要求经营业态为单位食堂、中央厨房,以及个人私厨不得上线运行。 官方约谈 三周内整改完毕 约谈会上,市食药监局要求网络餐饮运营商以本次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开展自查,并于三周内提供自查报告。负责网络监管的食品市场处处长李江强调,企业要严格遵守市食药监局公布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新兴业态也要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发展。 食品市场处处长李江要求,各网络订餐平台必须对平台商户索要营业执照、餐饮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同时还有员工健康证以及配送单位的资质等。他表 示,目前市食药监局有全国系统中首支网监大队,对于一些认为市食药监局人员不够、技术不强、无法达到全市监控的企业,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市食药监局将与网 络食品、餐饮违法违规问题“死磕到底”。 针对某些无证企业换个“马甲”“3·15”后继续上线经营这一现象,市食药监局表示这种情况见一次处理一次,直到关停为止。“有些企业不在乎罚款,但是一旦出了食品安全问题,绝不是钱的问题,将面临消费者的唾弃。”多次违规的企业将被纳入信用惩戒的黑名单。 食堂、私厨均不得上线 市食药监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刘国斌明确,目前北京市没有对私厨发出过餐饮或食品经营许可证。“自家厨房送餐”性质的无证餐饮是不合法的,食药 监局从来没有对一家“自家厨房送餐”性质的个人发放过“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凡是经营业态标称为单位食堂和中央厨房的均不得上线运营。 刘国斌处长表示,将用最严格的手段管理网络餐饮。目前全国食药部门已经实现案件的双向移送,比如,北京的企业在外地违规,外地的食药部门将移交案件,双向处理。 工商严管网上订餐 昨天,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央视“3·15”晚会对个别餐饮单位曝光后,市工商局联合市食药监管部门对无照无证餐饮加工单位开展现场检查,约谈 相关企业负责人,对涉嫌违法行为予以立案查处。仅朝阳工商分局自2015年以来联合属地政府、食药监管部门,已累计关停取缔利用“饿了么”网络送餐平台开 展违法加工订餐的单位350余户。 另悉,“3·15”晚会曝光“北京巅峰科技有限公司”后,全市16个工商分局稽查大队及相关分局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档案查询、现场勘查、固化证据。随后,工商部门将对涉案企业进行深入调查,需要立案的,立即立案查处,并将案件进展情况随时向社会通报。 市场反应 饿了么深表歉意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饿了么“订单”功能中,不能查询全月订单。饿了么公关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出于减轻服务器压力的考虑,在去年12月18日 已将原来显示1个月订单的功能改为半个月。“但饿了么前端提示语未及时进行更新,对消费者造成了困扰,我们深表歉意。”该负责人告诉信报记者,“所有订单 情况仍保存在饿了么后台数据库,如需查询,可致电客服热线10105757,在48小时内可提供查询结果。” 针对“3·15”晚会所报道的有关问题,饿了么表示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节目播出一小时内就已下线所有涉事的八家餐厅;第一时间对于当时负责商户 审核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重新审核全国范围的餐厅资质;通过各传播渠道向平台商户发出公告,要求大家自觉遵守平台规则,加强品 质管理,严格把控质量服务关等一系列行动。 此外,饿了么还公布了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开通24小时监督举报热线10105757等。 大众点评仍有不合规商户 昨天下午3点多,信报记者接到消费者举报,大众点评上仍有不合规的商户在线经营。该消费者称自己常在这家订外卖,“3·15”之后特意关注了一 下,发现这家店除了要收两元外卖费,还提高了外卖平台上的产品价格,变相收取外卖费。“我查了大众点评的商家资质,发现它根本没有做米线的资质。”该消费 者告诉信报记者。 下午4点多,记者在大众点评上搜索“云南过桥米线”,找到该家店。该店位于马家堡西路东亚三环底商,其在大众点评上提供的仅有“营业执照”和 “食品流通许可证”两项资质,并没有从事餐饮的“餐饮服务许可证”或者是“食品经营许可证”。记者致电该商户,谎称外卖平台出问题订不了外卖,提出要亲自 到店内领取外卖,该商户拒绝了记者的要求,并称:“你试试美团,去美团上订,美团还能打折,你说的地儿离我们的店远,你来取不方便。” 信报记者随后按照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来到实体店,发现该家店不仅经营过桥米线,还经营着驴肉火烧、热干面、黄焖排骨等多种产品。但店内并未发现 任何美团、大众点评的外卖标志,记者在店期间,刚好有网订平台业务员前来推销,该商户却称以前用过一段时间的平台,现在已经不用了。晚上7点半,信报记者 再一次上平台确定情况时,该商户仍然存在于大众点评平台。 |
小黑屋|手机版|成方科技
( 沪ICP备09012675号-1 )
GMT+8, 2023-12-5 04:01 , Processed in 0.044923 second(s), 1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